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于2017年4月,前身是獨立設置社會科學部,統一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全校本??粕枷胝卫碚撜n教學任務,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研究、理論宣傳、社會服務等工作。2018年、2020年和2022年連續三次入選江蘇省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
機構設置健全。學院黨政領導班子配備齊全,領導職數2人,班子成員全部具有長期從事思政課教學與研究經歷。二級黨組織設置為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設5個教師黨支部。按課程設置教研室,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形勢政策與人文素質教研室。截止2023年6月底學院有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43人,有博士研究生23人,高級職稱教師20人。有1名教師入選江蘇省“社科優青”,3名教師入選江蘇省高?!扒嗨{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名教師入選江蘇高校優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領航?揚帆”計劃培養人選,2名教師獲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高職高專組二等獎,1名教師獲首屆江蘇省高校思政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4名教師分獲第二屆江蘇省高校思政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職稱、學歷、年齡、規模和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
教學特色鮮明。不斷推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變”、“知識體系向方法體系和信仰體系轉變”,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新時代思政課。通過建設思政課虛擬仿真教學體驗中心、“中國精神館”和“社會主義發展史館”,打造“微政E德社區”大學生思政課線上學習平臺,初步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補充”的課程教學方式變革。
科研基礎扎實。擁有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馬院為主要參與單位)、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思政課虛擬仿真資源創新中心)、江蘇省社科聯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基地(江蘇工匠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中心);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7項,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40余項。
服務貢獻突出。一是發起東中西部馬院共建,目前共有廣西、貴州、四川、吉林、青海、山東、江西、新疆和兵團等12所院校緊密參與,外圍學校5所,發揮示范引領和做好對口幫扶作用,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思政課教師兵團實踐研修基地,2021年、2022年暑期成功舉辦了3期研修班,收到良好效果;二是與棲霞區委宣傳部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做好理論宣講活動,發揮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三是積極參加各類宣講活動,1人入選南京市委宣講團,2人參加省總工會的“思政課教師進企業”活動,2人入選棲霞區委宣講團,發揮馬院教師的專業優勢,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工作;四是發揮校級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的作用,先后為江西省師培中心江西高職校長班、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作課程思政建設的輔導培訓,指導學校二級學院的課程思政課程建設,2門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課程入選江蘇省高校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部網站:http://myniit.niit.edu.cn
社會科學部工作職責:
(1)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科研項目的申報與管理;
(2)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智庫?科研基地?科研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3)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數據的統計分析工作;
(4)負責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交流的審核管理與組織工作;
(5)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的審核鑒定工作;
(6)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科研獎項的申報與管理工作;
(7)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科研經費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8)負責本部門職能范圍內的其他各項工作,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交辦的其他工作?